专业为基 服务为宗

在明明德 止于至善

返回列表

2022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奖者李亚平研究员:研发临床需求的良药,致力解除患者的病痛

发布时间:2023-03-14 浏览次数:1144

2022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奖者李亚平研究员:研发临床需求的良药,致力解除患者的病痛

获得性耐药是临床上肿瘤治疗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克服耐药是改善治疗效果的重大挑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制剂研究中心主任李亚平研究员带领团队,以克服肿瘤耐药为目标,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提出了“精准递送+智能释药”(PDSR)一体化的抗癌药物载体设计新理念,据此实现了克服肿瘤免疫耐受及化疗耐药的重大突破;针对提高难溶性药物体内递送效率的临床重大需求,开发了“药物脂质化”等技术,破解了难溶药物生物利用度低及候选新药成药性差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发展了核酸药物递送新技术,突破了siRNA肝外靶向的技术壁垒。因此,李亚平研究员荣获2022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非常荣幸且备受鼓舞”的李亚平研究员表示,“人类与恶性肿瘤的不懈抗争虽然布满荆棘,但是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进展令人有理由相信,我们终将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这个过程需要无数医药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继,很荣幸我能成为其中一员,我也将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地研发药物递送新技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武器。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以吴阶平院士为榜样,砥砺前行。”






undefined


为什么会选择与药剂学结缘?


李亚平研究员:20世纪90年代,中国制药行业尤其是药剂专业人才稀缺,药物制剂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药剂学是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以开发安全、有效、可控、使用方便的制剂为目标,也是新药研究的最终体现。此外,药剂学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允许药剂学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总而言之,国家需要、专业魅力和个人兴趣让我选择药剂学,并数十年如一日地深耕于此。


早年间的留学经历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对日后工作有什么启迪?


李亚平研究员:中国的科技水平在建国后一直在快速发展,但二十年前和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思维宽度和深度。例如,基因治疗在国内当时还是比较新的概念,将药剂学与基因治疗结合的研究并不多,我当时也觉得基因治疗是个挑战性很强的领域。但我到了德国慕尼黑大学,在欧洲科学院院士Ernst Wagner教授实验室,发现他们很早就在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我博士后期间从事的就是研究核酸药物的精准递送技术。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也让我开阔了眼界,我深刻体会到,科研工作必须要有前瞻性,要能及时捕捉到领域最前沿的进展和发展趋势,知难而进、敢为天下先。我也一直以“从零到一”的创新目标要求着自己,团队成员及研究生。


什么是“精准递送+智能释药”(PDSR)一体化的抗癌药物载体设计新理念?临床实际意义是什么?


李亚平研究员:抗癌药物需要到达肿瘤病灶并渗入肿瘤深部,进入肿瘤细胞后才能发挥作用,传统抗癌药物的缺陷在于其大多也会在正常组织中分布蓄积,导致肿瘤治疗效果不佳,且毒副作用大。PDSR技术是通过设计具有肿瘤高靶向性的递送载体,将抗癌药物精准地运送到作用位点,并及时释放药物,提高靶位点药物的浓度,集中火力,给予肿瘤致命一击。PDSR技术具有提高目前临床上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效果并降低毒副作用的优势,有望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


undefined


siRNA靶向技术壁垒是什么?您和团队是如何突破的?


李亚平研究员:如何设计构建具有高靶向递送效率的载体,以发挥siRNA的作用是siRNA靶向递送的最大挑战。我们开发了“精准递送+智能释药”(PDSR)一体化的siRNA靶向递送技术,实现了siRNA药物肝外的精准递送,并在细胞内作用位点及时释药,已在抗肿瘤转移和克服肿瘤治疗耐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有望大幅提高siRNA的成药性。


您认为药剂学的魅力是什么?分享一下,未来工作的重点和期望?


李亚平研究员:我认为药剂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一门兼具“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两种特点的学科。“脚踏实地”是指药剂学始终以临床的需求为导向,与患者紧密相关,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仰望星空”在于药剂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发展日新月异,给予我们广阔的创新空间。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研发新型递药系统,研发临床需求的良药,致力解除患者的病痛。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