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为基 服务为宗

在明明德 止于至善

返回列表

2020年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奖者 马骏教授、王行环教授、王洁教授、吉训明教授、沈华浩教授

发布时间:2020-10-28 浏览次数:6275

undefined

                                           

马骏简介

马骏 (196308) 放射治疗学(鼻咽癌)专家、教授、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

马骏教授在鼻咽癌临床诊疗和研究领域进行了35年的持续自主创新。围绕鼻咽癌的临床诊治关键问题,系统改进了鼻咽癌诊断分期标准,指导合理的治疗决策,避免了30%患者的误诊误治;首次创立了鼻咽癌放射治疗正常器官保护标准,减少了40%放射性脑病等后遗症,该标准被美国和欧洲的8个国际组织共同推荐使用;持续改进鼻咽癌放射治疗联合化学治疗的模式,将转移率降低47%,由此将鼻咽癌生存率由90年代的60%提高到84%,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由马骏团队研制的新的治疗“两药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发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也是首篇第一和通讯作者均来自中国大陆的肿瘤领域的论著,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近14年(2002-2016)来,国际通用的分期诊断标准仅做了6项修订,其中4项是采用了马骏教授的研究成果。近22年(1998-2020)来,国际通用的NCCN指南仅做了6项修订,其中4项采纳了马骏的研究成果,在鼻咽癌治疗史上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实现中国在该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马骏的研究成果在国内132家(包括港澳台)和国外19家(北美、欧洲、澳洲、东南亚等)知名医院推广应用,受益患者达4.5万人/年,确立了国内外鼻咽癌诊治的主导地位。作为唯一/最后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122篇, 2009年、2015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等省部级一等奖4项及其他奖项。

    

王行环简介

王行环(1965年08月) 泌尿外科学专家、教授、主任医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

王行环教授从事泌尿外科医教研工作30余年,是泌尿外科微创医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等离子前列腺切割手术的全新理念,创建了微创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手术体系。发明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腔内手术器械,实现了前列腺切除由电刀向等离子刀技术的历史性跨越。该成果经我国医疗设备企业成功转化后,近三年保守估计销售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理论创新与技术革新,改变了国内外前列腺增生治疗策略和模式,使得既往只能在教学医院开展的高难度手术在基层医院已普遍开展,治愈超过200万例。带领团队创建了以遗传资源保真技术为核心的泌尿系肿瘤遗传资源保藏中心,绘制了中国人群膀胱癌图谱,为肿瘤精准诊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冠疫情爆发后,临危受命挑起雷神山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重任,在极短时间内凝聚来自286家医院3202名医护人员、1000余名后勤保障志愿者,与13000名建设者一起迅速建成拥有32个病区、1500张床位的“重症救治堡垒”,通过重症救治体系构建,创造了近98%的救治成功率、医院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环境零污染的雷神山奇迹,成为国际抗疫“中国力量”的象征。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主持制定行业标准7项,获发明专刊等知识产权60余项。2019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2等奖,2020年被授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牌(负责人),曾以第一完成人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洁简介

王洁(196504) 胸部肿瘤学专家、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

王洁教授长期从事胸部肿瘤临床和转化研究,是我国肺癌精准治疗的领军者之一,在肺癌分子分型基础上的个体化诊疗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建立外周血动态检测肺癌驱动基因的新技术和无创肺癌诊疗体系,改写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发起国际首个基于外周血突变检测决定肺癌靶向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为无创分子分型指导个体化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发现肿瘤细胞EGFR突变异质性是导致TKI继发性耐药的重要机制,据此提出靶向治疗优先应用的策略,使携带驱动基因的晚期肺癌患者一线应用靶向治疗相较后线治疗有效率提高超过20%;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外周血单个循环肿瘤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提出拷贝数变异是促进癌细胞转移的重要机制,为肺癌早期诊断和复发监测提供了无创新方法;建立外周血肿瘤突变负荷(TMB)的肺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体系,推动了无创血液检测在免疫治疗精准化方面的应用;发现DDR通路双突变与高TMB相关,从全新角度阐释引起高TMB的潜在机制,在免疫治疗上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撰写国内首个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肿瘤患者临床管理专家共识,为肺癌患者疫情期间诊疗策略、全程化管理提供科学数据支持。发表论著102篇。2019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吉训明简介

吉训明(197012) 神经外科学专家、教授,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众多、发病机制特殊、药物效果有限,加强其预防研究,提升重症预警能力,研发安全有效、经济便捷、易于推广的防治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吉训明教授带领团队在19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支持下,历经18年,通过啮齿类、非人灵长类动物及临床转化研究,构建了缺血性脑卒中预防-预警-救治非药物防治新技术体系,取得创新成果。提出远隔脑保护新理念,建立干预外周保护中枢新技术,降低卒中发生率和复发率;发现缺血性脑卒中恶性转化早期预警标志物,提高重症卒中救治成功率;提出血管再通全程靶向序贯非药物脑保护新策略,降低卒中致死致残率,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水平。吉训明教授团队成果写入全国防治规划、国内外指南、专家共识及专著。以国家卒中抢救与远程指导中心、互联网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北京高原适应研究康复中心为基地,在全国卒中高发地区2431家医院推广应用,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水平,为推动我国健康老龄化目标的实现,防止或减轻因病致贫返贫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效益明显。吉训明教授带领团队在国际高影响力期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主编首部《脑血管病急诊介入治疗学》专著,获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内外发明专利13项。以第一完成人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第一完成人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奖项。


沈华浩简介

沈华浩(196301) 呼吸病学专家、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

沈华浩教授是我国呼吸病学领域学术带头人之一,自1988年以来,一直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一线从事呼吸疾病研究和防治工作。在慢性气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研究中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命名了哮喘新类型 -胸闷变异性哮喘,发现促凋亡药物对激素抵抗型哮喘的治疗作用,完善了哮喘的临床表型和诊治体系,研究成果写入《中国哮喘指南》;首次创新性建立了Elastin诱导的慢阻肺动物模型;率先阐明嗜酸粒细胞可直接引起哮喘发病,揭示哮喘发病的骨髓祖细胞调控新机制,首次发现嗜酸性粒细胞调控骨髓干细胞的新功能,引领并推动我国哮喘研究的整体水平;首次证实损伤的上皮细胞DNA复制可出现在有丝分裂期,挑战了经典的细胞分裂理论,推动我国气道上皮损伤修复研究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此外,作为我国多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和浙江省项目的负责人,完成了我国哮喘、慢阻肺、慢性咳嗽病因、哮喘过敏原、中国人肺功能正常值等研究,为我国呼吸疾病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83篇,主编国内第一本《哮喘手册》,共同主编第一版国家整合医学规划教材《呼吸系统疾病》。培养研究生100余名,其中博士和博士后70余名。2013年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目。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