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为基 服务为宗

在明明德 止于至善

返回列表

医者仁心 薪火相传 | 2024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颁奖典礼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15 浏览次数:170

12月14日,2024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颁奖典礼在首都医科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颁奖典礼汇聚了众多医学界的专家和学者,共同见证医学界的荣耀时刻。

 

颁奖典礼在优雅的钢琴、小提琴、低音提琴室内乐三重奏和悠扬的歌声中拉开帷幕,为这一庄重而神圣的时刻增添了更多的艺术氛围和人文情怀。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韩启德院士,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王志珍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外科医学家、中国科学院赵玉沛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王辰院士,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任医学部主任,生殖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乔杰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呼文亮,神经生物学家、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校长,北京市原卫生局局长、党组书记金大鹏,以及中国科学院强伯勤院士、王建安院士、马骏院士,中国工程院高润霖院士、丛斌院士、董尔丹院士、付小兵院士、朱立国院士、吴玉章院士、吉训明院士,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晓萌女士,内科学专家、安徽医科大学翁建平校长,以及国内医药卫生领域专家和首都医科大学师生代表600余人共同出席了颁奖典礼。

 

饶毅校长代表首都医科大学致辞。他表示,吴阶平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创校的首任院长和终身名誉校长,筚路蓝缕、殚精竭虑,奠定了首医的坚实根基,开启了学校的辉煌历程,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首医的史册上。饶毅校长提到,首都医科大学“阶平班”的同学和部分研究生代表参与了此次颁奖典礼,旨在让青年学子感受医学大家们的风范,接受医学前辈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的洗礼,从而坚定学医、从医的理想信念,为建设健康中国促进医学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后,全体参会人员共同观看吴阶平院士纪念片,影片中讲述了吴阶平院士追求真理、心系患者、献身医学的一生。珍贵的历史画面让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深受感动,深刻地理解吴阶平院士“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医学精神。

 

颁奖典礼上,晓萌名誉理事长感谢所有参会嘉宾,并表示吴阶平医学奖能够回到吴老当年创建的院校颁发,是对吴老为中国医学事业作出贡献最好的纪念,也是对吴老所提出的“高尚医德,精湛医术,艺术服务”最好的诠释和践行。每当看到首医校园里的“阶平楼”以及首医所设置的“阶平班”,都能想到当年吴老率领首医的前辈们为院校的建设和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首医已从当年的“北二医”成为现在体量巨大、人才辈出的著名医科大学,希望首医蓬勃发展,首医常新,首医常青。

同时,晓萌名誉理事长宣读了2024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奖者名单。

2024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分别授予:

中国工程院院士、泌尿外科和男科学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郭应禄教授

肝胆胰外科学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彭淑牖教授

 

郭应禄院士师从吴阶平院士,是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学的新一代学科带头人。参与中国第一例尸体肾移植手术;完成了国内首例双卵孪生者之间的肾移植;主持研制中国第一台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样机;首创俯卧位治疗输尿管结石;提出腔内热疗3个温度段的概念,澄清了国际上的模糊概念;致力于腔内泌尿外科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尿道手术、经皮肾镜、输尿管镜、腹腔镜手术和前列腺增生的热疗技术以及激光、支架等多项新技术;主持研发复合柱状水囊前列腺扩裂导管,简化了手术流程,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成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男科中心,成立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培训中心等,提升了我国泌尿外科医师的技术水平,也为我国泌尿外科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编写40余部泌尿外科学专著,填补中国泌尿外科学多项空白。

“荣获吴阶平医学奖,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吴阶平是我的恩师。他仁爱、慈善、严谨博学,对医学事业无私奉献,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他既如师傅又像父亲一样,传道授业解惑,使我由学生逐渐成长为对我国泌尿外科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医生,师恩永远难忘。” 郭应禄院士强调,广大的医务工作者肩负着国家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白衣天使”并非特殊时期的特殊称号,而是在工作的每一天,对待每一个病人时都应展现的全心全意、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

彭淑牖教授从事医疗工作70余年,发明了膀胱潮式引流术,解决了膀胱麻痹病人需要长期人工冲洗膀胱的临床问题;创新甲下血肿术式;创新大隐静脉剥脱术式,已成为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常规术式;创新骶前腹膜后充气造影术;创新性的使用国产塑胶管替代进口导尿管进行脊椎麻醉,效果更好且成本低廉;发明了彭氏多功能解剖器(PMOD),PMOD的应用使以往认为不能切除的肿瘤的安全切除成为可能,增加了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该器械被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胸外科、乳腺外科、妇科及泌尿外科等领域,远销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发明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解决了困扰世界医坛70年的难题。

彭淑牖教授在获奖感言中表达了对父母、患者和时代的感恩。“感恩于我的父母,以及一切推助我向上的力量,我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父亲、兄长和姐姐都是名门一方的好医生,耳濡目染,从小他们就在我心里播下友善和仁爱的种子;感恩所有的病人,是无数病人成就了一个好医生;感谢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国门洞开,给了我们放眼全球向世界先进学习的机会,国家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给我们提供了大展宏图的平台。”

2024年度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奖者是:

心血管外科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王辉山教授

消化内镜专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孙思予教授

眼科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孙晓东教授

药物化学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杨胜勇教授

肝肿瘤外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周俭教授

呼吸与危重症专家、中日友好医院 曹彬教授

 

王辉山教授在复杂先心病、心房颤动、心血管创伤等外科治疗领域中取得了多项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性成果:创用Y型管道方坦新术式,引领我国单心室外科治疗水平跻身国际领先行列;国际首创自主神经丛化学靶向消融新术式, 建立房颤外科个体化治疗技术体系,解决了房颤外科无法精准防治的难题;研发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便携式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建立野外重症心血管伤救治新策略,破解了其急救与转运难题。

王辉山教授表示,“感谢团队和家人的支持,感谢我的老师,从我第一次拿起手术刀至今,始终关注着我。我希望将本次获奖作为新的开始,我将继续努力,推动中国医药卫生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孙思予教授提出和研究一系列超声内镜微创诊疗技术,为多种疾病提出中国方案,救治数以万计患者;开发消化内镜下实现器官吻合、创面闭合、经消化道穿刺活检等器械,研发了新一代治疗型复合超声内镜,并应用于临床,实现产业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生产超声内镜的国家。

目前消化内镜领域已有三名医生获得“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孙思予教授认为,“这是对消化内镜人近年来所获成绩的肯定,能够获奖不仅是对个人和团队的鼓励,更是对整个消化内镜事业的激励。”

孙晓东教授始终致力于中国眼科疾病临床诊治与研究,在中国率先开展抗VEGF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诊治(AMD);开创以AMD治疗为代表的临床研究评价平台,推动中国1.1类新药上市,打破国外垄断;深耕“抗VEGF抵抗机制”,提出“联合抗补体”全新治疗理念,成功合作研发全球首款中国原创新药;建立中国相应诊疗指南,挽救数百万中国AMD致盲患者。在中国率先开展自主研发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基因治疗,开拓了全新治疗技术领域。

孙晓东教授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道:“在医生成长的每一步中,不仅有自己的努力,更是因为患者的信任、鼓励与支持,才使得我们能够不断前行。未来,我将继续不忘初心,为中国眼科事业做出贡献。”

杨胜勇教授长期致力于药物分子设计新方法以及原创小分子靶向药物发现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基于药效团模型的全新药物分子从头设计方法体系、以及基于数据和知识双驱动AI的药物分子生成模型等。以第一发明人研发的5个1.1类创新药正在开展临床试验。为我国新药创制和推动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做出了突出贡献。

杨胜勇教授说到,近年来中国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取得飞速进展,就临床或在研药物的数量而言,仅次于美国。然而,原创药物仍十分稀缺。今后他将更有责任感、更加努力地工作,期望未来能研发出更多属于中国的原创药品。

周俭教授长期致力于肝癌的临床和转化研究,主刀完成1万余例肝肿瘤切除术和2000余例肝移植术。在肝癌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创新外科术式等方面成绩卓著;针对临床重大科学难题,多维度地揭示了肝癌转移复发的新机制,成果应用于临床,显著降低了肝癌病人的转移复发率;首次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肝癌CNLC分期,领衔主笔国家卫健委《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指南》,有效提高了我国肝癌诊治的整体水平。

周俭教授表示,荣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对他而言是极大的激励。他将在未来的医学科技道路上,继续弘扬吴阶平院士高尚的医德与治学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继续努力,继续进取。

曹彬教授长期致力于病毒性肺炎临床和基础研究,率先明确病毒性肺炎流行规律和临床特征,开启我国病毒性肺炎认识新阶段。提出并命名“病毒性感染中毒症”,扩展了脓毒症理论。创建国际公认的抗病毒药物疗效评价标准,并应用于全球最早两项新冠抗病毒临床试验,解决了缺乏评价标准的世界性难题,研究结果改写我国、WHO指南;牵头完成我国首款I类创新药3CL抑制剂临床试验并成功上市。

曹彬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动力源自于病人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在他看来,生命的价值在于被需要,在于能够帮助自己的病人,在于能够有条不紊地将临床工作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从而改进病人的诊疗方案,提升临床疗效。

 

韩启德院士在演讲中表示,今年荣获吴阶平医学奖的两位医生,他们用一生阐释了什么叫“大医精诚”,什么样才是一名好医生。韩启德院士认为,作为一名好医生,就是能够运用现有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以及学术共同体的共识,为个体病人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心怀大爱,时刻把病人放在心上,关爱病人,帮助病人,安慰病人,让病人感知生命的温暖。当然,现在我们国家发展了,我们国家的医学工作者还要为推动人类医学的发展,特别是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做出创新性的贡献,所以我们还要有越来越多的大医生。大医生就是最好的好医生,得到同行与公众所公认的好医生,还是具有研究能力,在临床诊疗上有所创造发明的好医生。

 

韩启德院士强调,吴阶平医学奖自设立起就明确奖励的主要对象是好医生、大医生。

 

颁奖仪式结束后,韩启德院士主持了以《如何促进我国临床医学发展》为主题的专家对话。饶毅校长、马骏院士、翁建平校长作为对话嘉宾,围绕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现状、面临挑战以及改进措施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2024年度吴阶平医学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颁奖典礼在全场热情洋溢的《歌唱祖国》的大合唱中圆满落幕。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将继续弘扬吴阶平院士的高尚医德和治学精神,鼓励广大医药工作者胸怀祖国、拼搏奉献、勇于创新、不断进取,为推动中国医学科技事业发展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