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吴阶平医学奖获奖者廖万清院士:为祖国和人民多做实事是我平生之所愿
廖万清有着多重身份:院士、将军、医生……
他出生在新加坡,长在新中国,无论是那段颠沛流离的童年时光,还是开拓真菌病研究的青年岁月,几十年的历练和积淀,铸就了廖万清勇于克服困难、锲而不舍的品质。他说,自己的根在中国,是祖国和人民让他从一名贫困的农村孩子,成长为坚定的战士。
作为我国真菌病学专家,廖万清始终工作在医疗、教学、研究一线。他带领研究团队开展了真菌学的开创性、创新性研究,在国内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医学真菌保藏管理中心隐球菌专业实验室,确立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分期综合治疗法,降低了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从医执教60余载,获得数十项科研成果和无数赞誉,面对吴阶平医学奖等诸多荣誉,廖万清感受到被肯定的同时,亦相信这是鞭策。未来,他仍然会默默耕耘,回报祖国的培养,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怀”,更是源于一名中华儿女对祖国深沉的热爱。
耳濡目染,立志学医的小小少年
1938年,廖万清出生在新加坡的一个华人家庭。因为父母深知家族的根在中国,所以3岁那年,廖万清回到了广东省梅县老家,被寄养在叔叔家。
叔叔家并不富裕,在那个时局动荡的年代,廖万清不时会看到家乡人因为缺医少药被疾病夺去生命。在梅县,廖万清有个中医叔公。在他的记忆里,这位叔公人很和善,医术也高明,自己总是能看到叔公为乡亲们开药、治病。浓浓的中药味道就这样飘进廖万清的心里。
廖家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西医——廖万清的另一个叔公廖罗士。廖罗士曾经在旧金山留学,学成后回国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叔公是位经常骑着自行车满村上门服务的热心肠,即使在战争年代,叔公也不遗余力地为游击队提供帮助,解放后,廖罗士还成为梅县人民医院的首任院长。
在两位亲属的影响下,“长大后当医生”的愿望深深根植于廖万清心里。与此同时,面对外敌入侵,参军和报效祖国也是廖万清心之所向。当廖万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时,恰逢军队院校到梅州中学招生。第四军医大学招生负责人问他:“你愿不愿意为国防卫生事业服务?”廖万清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愿不愿意到四医大?”“愿意!”廖万清就这样如愿地来到位于古城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
5年后,廖万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填报志愿时,廖万清怀揣满腔热情写道:“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祖国需要我到哪里去我就去哪里。”
成绩优秀的廖万清被分到了位于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当时的廖万清并未想到,自己在那里一工作就是几十年。
“拓荒”真菌病研究
那时,很多医学生都热衷于进入大内科或者大外科。进入长征医院后,廖万清却选择了并不起眼的“皮肤科”。提起当年的选择,廖万清仍然感到那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那个年代患上皮肤病的人很多,病人很痛苦,这些问题需要有人去解决,并且我相信,当下冷门很可能是将来的热门,如今的小科或许就是将来的大科。”
在皮肤科的工作过程中,廖万清发现真菌病人比想象中的多得多。上世纪70年代,廖万清参加了杨国亮教授牵头开展的上海市皮肤病调查,对上海11万人的调查显示,真菌病(如头癣、手癣、足癣、体癣等)的发病率是47.6%,很多人都在承受真菌病困扰。在随后的工作中,廖万清又认识到,真菌不仅侵犯皮肤,还可以侵犯皮下组织、黏膜、胃肠、心、肝、脾、肺、肾、脑等深部组织,引起严重疾病,甚至引起死亡。以隐球菌脑膜炎为例,如果不及时治疗,86%的患者会在1年内死亡,92%的人在2年内死亡。
一次与隐球菌脑膜炎的“正面遭遇”,让廖万清走入真菌世界。1979年的一天,一名40岁左右从事海运工作的干部因高烧、昏迷到长征医院就诊,腰穿后发现,患者确诊了系隐球菌性脑膜炎。经过一系列抢救之后,这名患者仍然不治身亡。眼睁睁地看着一条年轻的生命逝去而束手无策,这令廖万清备受打击。
患者的离世激发了廖万清钻研隐球性菌脑膜炎的想法。为了了解这种疾病,廖万清当时经常骑着自行车去复旦大学微生物系当“走读生”,从基础理论、做实验到临床观察,一步步的钻研让廖万清对这种疾病不再束手无策,他开始对真菌家族越来越熟悉。
一战成名,成立国内首个“隐球菌专业实验室”
没过多久,长征医院又收治了一名27岁的脑膜炎患者,就在病人家属已经心灰意冷的时候,廖万清凭着临床经验和科研积累,果断确诊这名患者患上隐球菌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败血症,且患者脑脊液菌体计数高达1040个/mm。此时,廖万清打破常规,用最新的综合治疗方法鞘内注射及联合抗真菌药治疗、降颅压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实施救治。经过多日的努力,廖万清成功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一战成名”让廖万清信心倍增。在随后的工作中,廖万清又发现了新的致病菌。这是一种特殊的菌种,廖万清将这种菌的菌号定名为S8012——S代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次于1980年12月发现。近30年来,廖万清一直在用各种方法对此菌进行研究,如今已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确定此菌为格特隐球菌ITS C型。目前,隐球菌S8012菌株被美国微生物真菌保藏中心ATCC(ATCC 56992)、比利时微生物真菌保藏中心BCCM(IHEM 4164)、荷兰微生物真菌保藏中心CBS(CBS 7229)等国际著名实验室收录并永久保藏。
除此之外,廖万清还发现了多种新菌种:在我国首次发现了少根根霉引起的坏疽性脓皮病,该菌种被前世界人和动物真菌病学会秘书长Ch.De Vroey教授、著名真菌学专家M.A.A. Schipper等鉴定确认;首次发现“具多育现象米曲霉引起肺曲霉球”、“聚多曲霉引起阻塞性支气管曲霉病”、“涎沫念珠菌引起股癣型念珠菌病”、“顶孢头孢霉引起白毛结节病”等罕见真菌及其所致疾病并成功治愈。
由于科研成果突出,1985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廖万清在长征医院皮肤科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隐球菌专业实验室”,为医学真菌学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有生之年,要为祖国和人民多做实事
辛勤的耕耘换来硕果累累。廖万清带领团队先后创建了上海市医学真菌研究所、上海市医学真菌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真菌重点实验室、第二军医大学皮肤病与真菌病研究所、中国医学真菌保藏管理中心—隐球菌专业实验室、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药学院医学真菌转化中心。
毫无疑问,廖万清是从无到有的开拓者,不仅在系统性真菌学、各种浅部及深部真菌病等临床领域建树巨大,还在性病、皮肤科疑难杂症均有较深造诣,并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充分肯定。他也对各种疑难皮肤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科研水平一直处于世界前沿。
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廖万清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成就他们。廖万清告诉他们,无论哪一种类型的科学家,都要具备宽阔的科研素养、深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敏锐的眼光和科研直觉、无边的想象及强大的创造力。要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成就科学发现。
作为一名杰出的科研工作者,廖万清从未停止过创新和钻研的脚步;作为医生,他又经常到边防海岛调研,为战友们送去健康。他还特别针对部队艰苦的环境,发明了防廯袜、防廯裤、食品防霉保鲜剂等产品,深受战友们的喜爱。
“为理想,追求不断,矢志不渝;为事业,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这短短的两句话是廖万清历练几十年的积淀,也是他的座右铭。他内心深深懂得,只有矢志不渝的坚守才有可能使理想变成现实。
廖万清深刻铭记,是祖国,是人民,是军队把自己从一个贫困的农村孩子,培养成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有生之年,能为祖国为人民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