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青年医师平台,引领3D打印骨科应用未来
搭建青年医师平台,引领3D打印骨科应用未来
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忠军教授发起的“3D打印骨科应用国际论坛”已成为我国医学3D打印领域的年度品牌会议,是引领行业方向、推动产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今年的第四届会议是由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骨科青年医师联盟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承办,已于2018年3月31日在北京成功举办。
正如刘忠军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所言“论坛的宗旨就是搭建产、学、研、用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我国骨科3D打印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经过几年的探索,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3D打印正成为骨科医疗器械创新和治疗技术提升的重要驱动。”
图1 刘忠军教授进行欢迎致辞
图2 刘忠军教授、郭征教授主持“骨科3D打印应用新进展”专题
图3 刘斌部长、刘忠军教授、郭卫教授、郭征教授、郝永强教授(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发表演讲
上午主旨演讲的第一个环节围绕“骨科3D打印应用新进展”专题展开。2018年2月CFDA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推出的《定制式增材制造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味着我国率先在定制式增材制造医疗器械注册法规方面迈出关键一步,CFDA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刘斌部长道出自己的心声,“这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推出3D打印医疗器械产品的指导原则,体现了我国产业界、医疗界、科技界的共同智慧的结晶”。与此同时,他也清晰的给与会者指明了法规的核心内涵与时间表。随后刘忠军教授通过丰富的3D打印微孔金属内植物案例的实践总结,提出了骨缺损修复的新技术与新理念。以微孔金属作为骨缺损,特别是严重骨缺损的骨替代材料,可以实现与宿主骨的有效骨整合,并可长期恢复患者功能。这是对目前传统骨替代、骨愈合理念的颠覆,让与会者耳目一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郭卫教授提出的组配式定制理论,充分发挥了3D打印的优势,在骨盆肿瘤的治疗中获得了优异的效果。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肿瘤科郭征教授指出现阶段钛网存在整合不良、应力集中的问题,在脊柱肿瘤治疗中失败率高。3D打印个性化人工椎体可以解决解剖形态、应力支撑、界面紧密、即刻稳定、生物稳定、生理曲度恢复等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郝永强教授认为尽管医学的发展与工程技术的转化有了很大提高,但仍不能满足骨骼复杂疾病修复重建的需求,而3D打印技术恰恰有很大的优势。
图4 北医三院张克教授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徐辉教授主持“创新与转化”专题讨论
图5 徐辉教授、方欣硕教授、王爱国博士、Charles V Tomonto先生、王彩梅女士、王旸女士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发表演讲
在第二个“创新与转化”主旨演讲环节中,徐辉教授为我们展示了严重髋臼缺损的3D打印内植物叠拼、叠拼与填充相结合以及双杯技术;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的方欣硕教授介绍了香港骨科利用3D打印的经验;江苏双恩智能科技的王爱国博士介绍了他对世界骨科创新前沿与热点、国产企业研发与产业化的瓶颈以及机遇与创新模式的理解;强生金属3D打印技术专家Charles V Tomonto先生介绍了强生如何利用3D打印技术激发医学前沿创新之路;北京爱康医疗的研发总监王彩梅博士对3D打印钛合金原材料做了深入研究,报告了许多原材料重复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史赛克脊柱市场部王旸女士对Tritanium® AMagine™技术的定义、优势、研发以及应用做了介绍。
图6 焦点讨论——定制化假体法规--你的意见?
图7 焦点讨论:如何看待3D打印的医疗器械创新?
图8 焦点讨论:3D打印临床应用中的问题?
今年的论坛形式也推陈出新,下午进行的焦点讨论环节分别由郭征、蔡宏、徐辉教授主持,同时邀请了来自监管、医院、企业、科研等单位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围绕“定制法规、医疗器械创新和临床问题”焦点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图9.现场精彩掠影
此次论坛吸引了大量的年轻骨科医生与科研人员,毫无疑问,年轻人是从事和推动3D打印创新技术的主力军。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骨科青年医师联盟将继续支持“3D打印骨科应用国际论坛”,并将为年轻骨科医生提供更多的合作交流机会。